近日,現代牧業集團高層赴日本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考察交流,先后參觀了利樂(日本)公司、明治乳業、雪印乳業、友夢牧場、DreamHill牧場高原牧場和日本最大的AEON(永旺)超市,全方位對比了兩國奶業從養殖、擠奶、加工、研發、包裝、運輸直到終端銷售的各個環節,本次考察充分對標兩國奶業發展現狀,充分研究學習了日本奶業精細化管理,同時也把現代牧業的先進理念介紹給了日本同行,開創了中日雙方奶業同行互動交流通道。
小編今天帶你走近中日乳業:
市場容量:日本占據先發優勢,但中國市場未來潛力巨大
日本是亞洲國家中最早認識到牛奶對人體體質改變的重要性的國家,并且提出“每天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理念。日本早在1992年人均牛奶消費量就已經達到了68千克,而中國目前人均僅30千克,差距依然明顯;但近年來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嚴重,乳品市場整體呈下降趨勢。
中國雖然牛奶普及的起步較晚,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牛奶已經成為普通百姓生活營養消費的必須品。另外,加上國家對國民體質改善政策不斷加強,大力推廣“學生奶計劃“以及“單獨二胎”等政策利好,中國奶業未來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奶源建設:規?;B殖優勢凸顯
日本本土以島嶼居多,、可耕地僅占國土12%的現實,規?;B殖并不符合國情,所以日本本土飼養奶牛以散養居多,散養對于牛的疾病防控、原奶的標準化采集、原奶運輸保鮮等環節都缺乏嚴密的管控,從而增加了消費者拿到不合格產品的風險。即使是日本現有的規?;B殖的牧場跟中國現階段的大型牧場管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以這次考察團走訪的日本較大友夢牧場為例,其規模為900頭,標準化、自動化以及衛生狀況與現代牧業以及國內的一些大型牧場相比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尤其2005年現代牧業成立以來開創了中國大規?,F代化牧場先河。2008年后,中國以及世界乳企紛紛跟進加強奶源建設,規?;B殖已成為大勢所趨。截至目前,現代牧業已在中國8省市建立萬頭以上規模牧場27個,奶牛存欄量超過21萬頭,日產鮮奶2700萬噸,引領了中國乃至世界現代化牧場規?;B殖的潮流。
原奶成分指標:追趕并超越
日本國標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原奶標準之一。日本的北海道酪農協會還制定了專門的行業標準,北海道已經被日本建設成牛奶的品牌。
現代牧業投入大量技術、研發人員經過十年堅持不懈的探索、追求,終于把現代牧業旗下牧場的原奶各項指標做到了:原奶乳脂率高于3.6%,乳蛋白率高于3.2%,體細胞數低于25萬,菌落數低于2萬,這些指標已經優于日本國家標準。這也證明了中國的原奶是向世界標準看齊的,中國的廣大消費者在本土就可以享用的世界標準的牛奶。。
原奶運輸: “一體化、2小時”保證中國消費者飲用到更新鮮的牛奶
日本奶業主要采用牧場供應工廠的方式,運輸時間大多在4小時左右,這與歐洲類似。部分原奶要通過海運到東京的乳企,路途時間在3到4天。
依托獨創的“種植、養殖、加工一體化模式”,現代牧業實現了從擠奶到加工成品僅2小時,創造了全世界最快的生產速度。
加工生產領域:各有千秋
由于近年來不斷淘汰落后產能,中國絕大多數牛奶工廠通過引進和更新技術設備,已經大致與國際主流水平一致。其中,現代牧業從設計、施工、設施、裝備均自主完成,并擁有知識產權,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此次參觀走訪的明治工廠和雪印工廠,發現日本同行依托管理、設計和改造原有設備,把老設備煥發了新活力,同時產品質量管控方面加強修煉內功,憑借這些優勢日本乳業同樣走在世界前列。10萬級凈化車間改造尤為成功。
奶業“軟實力”:日本優勢明顯
當然,日本奶業由于起步較早、模式成熟、管理先進,在產品差異化、設計人性化和奶牛文化經營等“軟實力”層面,優勢十分明顯。例如,在產品包裝、產品品種拓展、低溫鮮奶普及和風味牛奶研發方面,日本奶業同行成績斐然,同時還充分發揮了日本的動漫文化和設計優勢。在這方面,中國奶業還要繼續積極向日本同行學習。